并不少。
“大公子只需掌握住军队便足够。”荀彧看曹昂头痛,微笑着安抚道。
曹昂默默地点点头,这大概是第一次与叔父争锋吧?虽然叔父并未真的至睢阳,只是天子……不能让!
荀攸看着曹昂告辞离开,心中却是叹了口气,事情要比想象的更加糟糕,这次武义入侵,便能看出曹操对治下的掌控力远不及陈默,沿途郡县虽有情报传来,但多是闭城自保,虽然没有证据,但恐怕有人暗中给武义捐献粮草,否则武义的后勤供给不可能这么流畅,这显然是蓄谋已久。
陈默和曹操,其实都有对对方进行渗透,但陈默有雄关阻隔,曹操想要再一次孤军深入陈默腹地怕是不可能了,哪怕在陈默治下同样有曹操安插的人手,但从细作送来的情报来看,那些各县县令便是暗中投了曹操,也没有多大意义,他们手中并无丝毫兵权,便是各县县卫,都是由郡府统一管理,各县县尉并不听命于县令。
陈默治下,各县县令只有执政之权,能管的也只有门下书吏,其他的便是执法都是在郡府下达命令之后,由卫尉来管,县令衙署中,听候县令差遣的县卫便只有十来人,最大限度的压制了这些县令造反带来的伤害。
陈默这些年一直在完善属于自己的制度,建立书院,推行法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从陈默想要办谁就能立刻拿出足矣扳倒对方的证据来看,陈默麾下,恐怕还有一支隐藏在暗中,类似于校事府的力量。
袁绍策反关中失败,曹操在陈默治下安排的细作也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而对田地的处理上,也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地方豪绅私兵的数量,荀彧猜测,此番大战之后,陈默会进一步在这方面进行打压。
毕竟长安一夜汇聚上万私兵的事情,以陈默如今在关中的威势来说,以这件事为由头来限制各府私兵可说是名正言顺。
仔细思索陈默这些年来所做的种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