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争相求犁。
“生儿送一架,生女儿的话,两个送一架。”一旁的钟繇笑道:“如此更合理些。”
“司徒所言甚是。”徐庶躬身道。
“行,先做一批用作奖赏,各家生儿育女,向衙署报备之后,便可领一架新犁,不足的,便多驯养一些耕牛来补足。”陈默点点头,看着马均笑道:“尽快办好。”
“喏!”马均躬身一礼。
“将军能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回城的路上,钟繇对着陈默笑道。
“经历过百姓之苦,方能知百姓不易,生在乱世,生存本已不易,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也是我等为官者该做之事,况且,百姓乃社稷之根,根若坏了,我等便是再富足又有何用?若根能茁壮,朝廷才能更强盛。”陈默笑道。
“倒是颇为附和农家之理。”钟繇点点头笑道。
“任何一家学说都有其道理,但若只重一家,难免会有失偏颇,农家主张的是农本商末,但其实对也不对,若百姓三餐不继,商从何来?但若百姓富足,商的用处便显现出来,我等身居庙堂,要的是顾全全局,而非只重一家之言,农商工相辅相成,法、兵结合,天下必然大兴。”陈默微笑道。
“受教。”钟繇笑道。
“元常公乃天下名士之望,默不过后学末进,哪里能教元常公?”陈默摇了摇头。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将军虽然年少,然以将军之才,足矣做这世间多数人之师。”钟繇笑道。
“默不过愿意从不同的位置来看这天下尔,若你我身为这百姓,天下如何乱,所求者不过一安身之处,三餐温饱便足矣,若为一匠人,像马均这般,能够一展胸中所学,不被世人鄙夷便可。”陈默笑着将话题揭过,这样互相吹捧其实没什么意义,人知道的东西越多,便越会感受到自身之不足。
“正是有这等海纳百川之心胸,将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