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就是圣旨,听他这般说,姜南和姜韬便不再纠结此事,随后吴中元又就西北两处大营的兵力部署等问题与姜韬进行了探讨,之所以商讨这两处大营是因为西军大营的兵员是完全由牛族负责的,而北军大营的兵员有一半出自牛族,另外一半则出自熊族。
说是探讨,实则更多的还是间接命令,他必须强化祝千卫对四方大营的绝对领导地位,绝不允许任何人掣肘插手。
姜韬是个聪明人,焉能看不出吴中元是在暗示他必须在大营的军务上配合祝千卫,不过他也并没有因此而心生不满,因为他对吴中元很是佩服,多有敬畏,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吴中元修为精深,玉虚灵气天下无敌,为人族之首,此其一。
其二,吴中元此前曾经在姜正和黎泰联手围攻他的时候,分明占据了上风却冒着生命危险保全了姜正和黎泰的性命,只此一举便说明吴中元有厚德载物的仁君之心。
其三,吴中元先前追查这对年轻男女的来历,要知道当年姜正正是在这对年轻男女的撺掇下选择与鸟族联手攻打有熊,间接害死了吴中元的父母,并害得吴中元尚在襁褓便流落在外,他很担心吴中元会想起往事并因此迁怒牛族,好在吴中元并没有小肚鸡肠,一句‘那对蛊惑岳丈大人的年轻男女不可能拥有三清修为’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但以岳丈相称,还间接承认姜正是被蛊惑的,等同为这件性质非常恶劣的往事定了性。
此举不仅表明吴中元宽仁大度,更表明吴中元极为聪明,细品回忆,吴中元的那句话说的多多少少有些刻意,分明是猜到他心中忧虑,故意这么说来安他的心的。
这种君王,换成任何人都得心存敬畏。
姜韬能猜到吴中元心中所想,吴中元也能猜到姜韬心中所想,中国有句话叫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怎么能忘记姜正当年对熊族以及父母和他本人的迫害,他怎么可能不记仇,不过娶了姜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