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路上变得沉默,只是手里多了那炭笔和纸张,偶有所得或者疑惑就会记下,寻了闲暇就会找寻傅小官一问。
傅小官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回答,他更多的是让他们思考,自己作答,然后对那答案进行点评。
“要想认识格物,首先你们得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是对格物的态度。”
“所谓求证,并非空想,而是要付诸于实验,现在没有实验的器具,等回了稷下学宫,我会推动成立一门的格物学,到时候也会有实验室——如果学宫不同意也没关系,我在西山那地方有一个专门的研发中心,秦成业就在那里,想来你们许多人是认识他的。”
秦成业本就是学宫学子,还是大儒秦秉中的孙子,他们当然认识,只是没人料到他居然辍学去了西山研究院研究格物!
这个消息给这些学子们竖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陈束等几名对格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学子便拿定了主意,等返回上京,如果学宫不开设格物,那就以秦成业为例说服家人!
这是大虞关于格物系统发展的星星之火,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为大虞之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宣历九年三月十四傍晚,车队来到了繁宁城,停在了城门外。
傅小官掀开车帘时候,便见谢西风正打马过来。
“禀傅公子,陛下派了观礼殿左侍郎关桐关大人前来迎接,请傅公子稍等片刻。”
繁宁城距离武朝京都观云城只有一百余里地,这武朝文帝礼仪倒是做得周全。
傅小官穿上了太中大夫朝服,虞问筠想了想,并未穿上那繁琐的公主服。
他没有下车。
虞问筠有些好奇,问道:“既然是观礼殿的左侍郎前来,说明文帝是很看重这文会的,你为何不下了车集合好那些学子们,率礼部的同行官员等候呢?”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