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药和炸药,是支持一支近代化军队作战的最基本物资。近代军事革命几乎就是围绕使用火药武器进行的。所以我国依托民间的花炮工匠开始的。
当时,我国起义队伍中有不少是手持土枪土炮的农民,所使用的发射药就是黑火药。
以鄂豫皖根据地为例,早在初期我国就在当地建立起小型兵工厂和弹药厂,黑火药是由老百姓挖硝石,再混合棉杆灰(实际上是利用其中的碳酸钾)共溶,得到极为不纯的硝酸钾。
两份硝酸钾加一份硫磺再加上三份木炭,这个配比就能得到比较好的黑火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及发展,又成立了鄂豫皖军委兵工厂,下设1个总厂和4个分厂,由枪弹车间负责火药生产,所需硝石由厂总务部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
理论上,将硫磺、硝石和木炭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就可以得到黑火药。
但在实际使用中,黑火药作为发射药、引火药和爆破装药时,配比稍有差别,对火药颗粒的大小也有不同要求。
因此,当时的兵工厂一般会将从各渠道获得的硝石、木炭和硫磺,用石磨磨细,再由工人用筛子筛好,最后在大缸中混合。这样的工序虽然很简单,但危险性很大,各根据地都有军工战士因此负伤的记录。
而且,当时根据地缺乏优质硝石,也极大的影响了自制黑火药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最困难的时期,曾一度恢复用硝石和草木灰共溶制造硝酸钾。
其他兵工厂则通过收集墙角起硝的浮土,自行熬制土硝。
这样得到的黑火药,性能远不如从国统区直接偷运的机制黑火药。但对于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坚持斗争的我国而言,却解决了弹药来源的问题。
李战则是比我们的先辈条件要好的多,一句下令,就会得到李战需要的所有原材料,炸药被快速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