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桑……”久多良木健对苏远山举起茶杯,将空中的烟火气息挥扫开来。
“嗯……”苏远山便也耸了耸肩,对威廉·史密斯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一上来就表现得这么强势,显然是故意的——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大牌制片人,业内人士,一边亏钱一边装逼,别说久多良木健看着不爽,就连苏远山都看不下去了。
毕竟苏远山又不是要和他拍电影。
威廉·史密斯深深呼吸了几下,轻轻地哼了一声,端起咖啡杯子抿了一口。
放下杯子,威廉·史密斯盯着苏远山,面无表情地道:“苏先生,没有任何人能够在读剧本的时候就判断出影片是否卖座,我希望你明白这一点。而且拍摄的时候不被看好,结果却大卖的例子太多了——反过来也是如此。”
“史密斯的意思是影片是否卖座无法预测。”久多良木健继续和着稀泥,笑着“解释”道。
“准确的说,是任何电影都有可能失败,即便是前一部大卖的影片,续集失败的几率也大得离谱。”威廉·史密斯盯着苏远山继续道。
“那就是薛定谔的电影咯?”
威廉·史密斯一怔:“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薛定谔提出来的一个思想实验。”苏远山不打算给这位文科先生解释什么叫薛定谔的猫:“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是一种侥幸心理罢了。好莱坞号称商业化电影的殿堂,拿奥斯卡的电影不好拍,赚钱的电影难道还不好拍?你们甚至把剧本都流程化到了每一分钟……”
苏远山也是在要和索尼影业合作之后才开始认真地找了点目前的好莱坞的资料来看,然后他便惊讶地发现,好莱坞对剧本的严格要求竟然在90年代就有了——特别是那些流水线制作的电影,更是如此。
譬如前面几分钟要交代什么,中间几分钟又交代什么,接着又切换场景,加入线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