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显然是认出了自己的,赵括难得遇到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他也不希望对方是那种藏在深山老林里,然后坚定的认为古法不可变的迂腐之人,不过,赵括觉得,对方并不是那样的人。
“死掉的人的确是太多了,如今我能过上这样安详的日子,的确还是要感谢您的。”,老人带着赵括和戈走进了屋里,老人的内室也非常的简陋,只有床榻,案牍,一些柴火,虽然简陋,好在并不会漏雨。戈抖了抖身体,然后在老人内室里的简陋的火炕里生火,让屋子里变得暖和一些。赵括却注意到老人屋子里那些堆积如山的竹简,他有些好奇,也想要去翻看,他看向了老人。
“才能不足的人,并非是愚笨的人,而是面对书籍却想着要生火暖身的人啊。”,老人看着戈,摇着头说着,又请赵括随意的翻开这些书籍。赵括拿起了竹简,翻看了起来,这么一看,赵括就有些入迷了,这些竹简,赵括都不曾看到过,赵括读的书也不少,可是却没有读到过,看来,这些都是老人亲自所书写的。
能写出这么多的书籍,这位老人也绝非是寻常人,赵括发现他的书籍包含各个方面,有关于军事的,从行军打仗到谋略,从战略到操练,包含所有,赵括读的兵法书最多,可是他也得承认,老人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的确是登峰造极,就是与国内的太尉魏缭相比,大概也不落下风。除却兵法外,还有不少关于政治领域的手稿。
手稿解释了很多关于天下混乱的原因,详细的讲述了分封制的弊端,分析生产力与兼并战争的关系,除却政治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哲学的内容,包括人生存的意义,诠释老子的祸福相依,庄子的内圣外王,从自然谈论到人,又确定以人为根本的哲学思想。甚至他还有关于日历天文等方面的著作。
赵括脱掉了外衣,坐在暖和的室内,就这样安安静静的看了整整一天,在这期间,老人也是沉默不语,只是看着赵括读书,喜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