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当中,化工行业的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国营化工厂还没有受到私营企业的冲击,竞争压力也会比较少。
诸如服装业、制鞋业那些低门槛的行业,大量个体户的出现,已经压得国营企业抬不起头来了。
等到九十年代,很多个体户积攒了足够多的本钱,开始进入到一些高门槛的行业,化工行业自然也成了私营企业的竞技场。
在环保要求不严格的年代,国内各种小化工厂横行,像是青河化工二厂这种国企,抱着传统的国企思维,不进行产业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败给小化工厂。
青河化工二厂的未来如何暗淡,不是李卫东所关心的,然而韩国浩这副霸道的态度,却打破了李卫东的计划。
李卫东本想来一个借鸡生蛋,把配方交给化工二厂,能够得到新型柔软剂的同时,也可以赚上一笔,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破产了。
“难不成我还得从头再建个化工厂?这可耽误时间了,化工设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现货的,像是反应釜,都是先下了订单,厂家才生产,再加上安装时间,最快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搞定,这样的话就来不及参加下一届广交会了!
要不然的话,就得找其他的合作方,不过青河市的其他化工厂,规模都太小了,如果是跟那些小化工厂合作的话,就必须得换个条件,我得占股才行。小化工厂可未必肯答应啊!”
跟化工二厂这种大厂合作,李卫东可以只要利润分成,因为化工二厂生产规模大,而且有着庞大的销售渠道,能卖出比较多的柔软剂,即便是只拿两成的利润分成,也能赚不少钱。
但是跟小化工厂合作的话,只要利润分成可就赚不到钱了。小化工厂生产规模太小,也缺乏销售渠道,一个月卖不了几十吨柔软剂,这利润也就少了,拿利润分成不划算,必须得那股份分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