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分子的特性,在空气中吸取氧气。
这四种主要的技术,前两种肯定是只能用于工业制氧,一个需要电解水,另一个需要空气液化,这注定不适合家庭或者小型医用制氧机使用。
所以家用制氧机或小型医用制氧机,只能使用后面两种方法。
膜分离技术是很适合小型制氧机使用的,这种技术的关键是材料方面的,只要是那一层富氧膜的材料过关,其他无非就是一条抽气系统。
所以在二十一世纪初,家用的富氧膜制氧机就已经造出来了,最早是日本生产的,而且日本还将富氧膜用于家电行业,生产出诸如富氧膜空调一类的产品。
几年后国内也有企业,生产出了富氧膜制氧机,只不过里面最关键的富氧膜,是需要进口的,这等于是核零部件完全掌握在外国手中。
而且进口富氧膜,也大大的提高了制氧机的成本,因此当时的富氧膜制氧机,价格并不亲民,卖的死贵死贵的。
还有一点便是富氧膜制氧机的制氧效果并不是很好。空气中的氧含量大约是21%,而富氧膜制氧机只能将这个比例提高到30%,这比起其他制样方式差的太多。
30%的含氧量效果并不大,这种制氧机只能起到一般的保健效果,医疗上的作用并不大。
很少有人会花大价钱,去购买一台制氧效果不太理想的制氧机,所以这种富氧膜制氧机刚刚推出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的销量。
直到后来,国内在富氧膜技术上取得进步,富氧膜制氧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这才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业生产方式也很复杂,需要对空气提纯,然后进行抽真空,并且要用到吸附塔。
但如果不是工业生产的话,对于氧气的品质要求没有那么的高,用一个真空泵,就能工艺的问题。
如果李卫东去研发富氧膜制氧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