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则一脸正色的回答道:“咱们国家不可能一直穷下去,也不可能一直使用人力去采摘棉花,棉花使用大规模的机械采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如果咱们自己不去做的话,以后被外国人抢了先,到时候这个市场又成了外国人的了!事关咱们国家十几亿老百姓穿衣服,可不能去依靠外国人!”
……
中国的农业机械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而当时成立的,还有一个农业科学院农机研究所。
后来两院合并,成立了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八十年代末,国家队科研体制进行改革,农机研究院便是试点单位,开始由单纯的科研院所,向科研经营型院所进行转变。
以当时的国情,做科研根本就赚不到钱,一个科研院所,要是没有财政拨款,根本就活不下去。
好在国家将农机局质量检验中心,放在了农机研究院,也就是说各个厂家的农机,如果想要投产,就必须得经过农机研究院的检验,这也使得农机研究院有了经费来源。
只不过科研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嫌钱多的时候,通过农机质量检验获得的经费,显然不能满足各个科研项目的需求,于是科研经费紧张,也成了常态化。
未来国家还会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农机研究院下属会有7家全资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和5家直属单位,外加是十二个基地和一个农机物流园,一年营收近百亿。
这也使得农机研究院的科研经费变得富裕起来,农机研究院也变成了集科研开发与装备制造于一体的企业。
九十年代农机研究院,显然没有这么财大气粗,经过几轮经费缩减后,各个项目都缺钱。
倪贵林作为农机研究所的一个博士后,此时正惴惴不安的站在院长办公室的门前。
此时的倪贵林,心中已然泛起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