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还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数人是不会购买的。
在飞利浦看来,中国人口虽然很多,但是并不是一个大市场,因为中国人的收入还是太低了,中国人买不起昂贵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只能投放一些廉价的、低利润产品。
与之相比,欧美国家的人则要有钱的多,他们买得起飞利浦的高端产品,飞利浦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中国卖100台入门级的hq30剃须刀,还不如在德国卖一台高端音响挣得多!
既然如此,费力当然是要将重点放在欧洲。
因为嫌利润少,从而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可不再少数,然而等他们再想回来,可就难比登天了。
而面对九十年代的中国市场,欧美国家的品牌的确是不怎么接地气。
欧美文化本来就充斥着殖民和掠夺的因素,所以欧美的品牌,更善于进行商品的倾销,而不是培养市场。
而中国的文化当中,更强调的是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一边是想要倾销商品,一边是想要自给自足,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欧美品牌在中国与遭遇到水土不服,他们会发现,他们在中东、在非洲、在东南亚所使用的策略,到了中国完全不管用。
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的人,会乐呵呵的购买欧美运过去的昂贵商品,然而中国人却整天琢磨着,我该用什么办法,给自己也造一个!
大多数的欧美企业来到中国,只是想倾销自己的商品,而不想在中国扎根,最终全都黯淡离场。
相反的,那些愿意扎根中国的企业,愿意将供应链搬到中国,也愿意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最终全都赚的盆满钵满。
……
李卫东望着剃须刀的销售报表,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个月的销量比上个月提升了四成,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