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学生,瞬间成了整个报社的宝贝,据说提干都会优先考虑。
对于于编辑而言,“三天学会打字”这一局广告语,的确太有诱惑性了!
“486块钱,虽然有些贵,但能让洋洋学会用电脑打字,那绝对是值得的!”
下一秒,于编辑将手伸进了兜里,掏出了五百块钱。
……
第一批学习机出现在市面上,很快就成为了热销产品。
这到不是因为学习机是一种很优秀的产品,而是由于孩子们向家长索要。
以学习电脑的名义索要!
在当时,能拿出486块钱买一台学习机的家庭,基本上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其中还有很多是知识分子。
而这种中产阶级家庭,也是最重视子女培养的。因为这一代的中产阶级家庭,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那一批人,所以他们非常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花几百块钱,能学习电脑,对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而言,简直是一笔超级划算的投资。
就算学不会电脑,能学会打字,也是很不错的。
三天学会打字的噱头,的确是非常诱人!
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就是如此,他们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教育支出会占据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家庭支出中的大头。
而这种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却完全不成正比,甚至可以说是拿钱打水漂。
然而这就是中国式家长!
放在后的中国也是如此,买走学区房的肯定是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要上最多的补习班和特长班。
或许是中产阶级的家长,更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保持住中产阶级的地位,甚至向着更高的阶级迈进。
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就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