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世道。
自先秦战国以来,也就两汉期间有过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许多人心中盛世的模样,外王内圣,士民衣食丰足。百姓丰足才能提倡道德教养,才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大家理想中的盛世,是以两汉大治之世做参考,稍稍加入一点自己的奢想,就有了各自眼里的盛世模样。
可所有人眼中的盛世,都不及田信眼里的盛世恢弘。
家家有齐全工具,就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提议,就能让几乎所有人想象到这样的世道该是何等丰足。
魏延跳跃、反复的思维渐渐趋于统一,对期待的儿子说:“朝中种种反复,我皆不在意。只是天下大乱易,大治难。敢乱天下者,我与之不能共存。”
魏不霸听着略有些失望,父亲应该旗帜鲜明支持帝室才对,现在居然是这种保守言论。
不止是魏延,赵云、陈到、田豫、文聘等江都领军重臣都是保守态度,不赞成打内战,谁打内战就打谁。
谁要成为惹祸的第一人,那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魏不霸也仅仅是有些失望,并无不满,起码父亲还是支持他的,不像有些人,约束子弟不需跟着诸葛乔、关平搅合事情。
诸葛乔、关平因为喜欢绘画这个共同爱好,正引领一轮功勋子弟之间的融合。
只是关兴因当年江陵守卫战担任过刺奸营的营督,许多前军、东府兵军吏子弟更喜欢关兴一些,跟关平走的只是一小部分。
随着战事延后国内开始休养,许多人都闲了下来,没有正事去分散注意力,所以平日里就开始思索各种人事相关的问题,好见缝插针,找一个进身之阶。
魏延自然不缺进身之阶,也不缺避祸的退路,只是如今朝廷浑水渐渐清澈,谁是谁的人可谓是一目了然。这种少了人情味的朝廷,令魏延有些不适应。
于是思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