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骑砍 > 第613章 熟悉的敌人

第613章 熟悉的敌人(3 / 4)

一修筑,侧重某一个方面进行发展。

所以这三条木轨动工之前,要给孟达选一条练手的线路。

孟达入帐见礼,田信也不啰嗦,拉着孟达站在帐壁悬挂地图前指着新的木轨线路说:“子度公,冬麦种植已经完成,三万余降军正集结骊山采伐树木,等落雪后,借助积雪从山中运到平地。”

顺着田信所指,孟达可以看到一个v型黑白相间的木轨路线,是南起于七盘岭,一条向北穿过新蓝田县,在灞水东岸、骊山脚下直通渭河。

其实也不用通向渭水,以灞水的流量,木轨接通灞水,自然能转为更传统、省力的水运。

只是田信另有考虑,宁肯多花一点工作量,也要修通这条直通渭水的木轨。

另一条木轨南起于石门关,向西北方向的龙首原蔓延,会穿过浐水,是直接通向长安新城的轨道。

虽然新城还没有一点影子,一切道路、里坊规划只停留于田信的图纸,可北府上下已经对新城的修筑持一种必然的态度,就连名字也有了,区别于旧长安城,新城自然是新长安。

要么叫新安,要么旧的长安城火尽灰飞,新城取而代之,直接叫做长安。

孟达一听三万降军伐木,这规模实在是太大,木轨修建最重要的是前期的绘图、测量。而木材砍伐后要经过长时间处理,分门别类,利用各种木材的质地不同,制作不同的部件。

因此采集木料这个大工程下面,还需要修建许多木材原料工坊,以初步处理木材。算是木轨部件的预制,然后根据测绘的数据,拓实地基,以拼接的方式铺设木轨。

见孟达惊异模样,田信安慰说:“食物紧缺,伐木又是体力工作,因此虽三万人伐木,效率约在万人。至明年冬麦将熟之际,我会遣返两万人。留下万人,会再后年五月遣返。”

这样的话,明年遣返的两万人就无法参加重要的春夏耕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