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似乎真的带来皇帝的口谕,不好直接表述。
裴俊眨动眼睛,见费祎反问,就整理思绪说:“孙氏有十二侯,至今逗留江都不去,皆因皇后不舍。又因皇后有孕,大将军不愿节外生枝,故纵容十二侯逗留江都。十二侯迟迟不愿就藩,时日长久,有司必会参劾。未免夜长梦多,陛下遣文伟公来此,也在情理中。”
这个回答让费祎一时不好接话,皇后的肚子太争气了,或许是皇帝、皇后感情深厚。
孙家十二侯因江都时疫蔓延才得以逗留,后来又是为先帝出殡,国政停止近乎一个月,始终没人处理孙家十二侯迁往南中的事情。
然后皇后有孕的消息就从宫中传出,处理孙氏十二侯就显得棘手了。
如果按着既定政策将孙氏十二侯迁往南中,皇后情绪不稳定,再次流产什么的……这会激化内部矛盾。
这个问题……费祎此前就没想过,就连孙氏十二侯也忽视了,不在他日常处理、思考的政务范围内。
十二侯肯定不愿意去南中就藩,这跟流放没区别。
现在巴不得所有人遗忘他们,执政的关羽不做批示,相关有司官吏也不好擅自催促孙氏十二侯迁往南中就藩。
十二侯没有被处理,皇后、皇帝估计也乐于接受目前这种状态,自然没有向费祎、董允传达相关交涉指示。
可关羽、大将军府这里时刻关注此事,为了让皇后安心生育这个子嗣,稍稍让步一些,也是一种必然。
费祎心中思索,立时想明白其中误会,暂时把陈祗的这点小事情丢到一边去。
一个汝南世家子弟,虽然跟皇帝很熟,跟大家都很熟……可你父祖于大汉无功,你本人又非英烈遗孤,官职升迁遭到打压……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关羽冷落对待陈祗,是否引发新一轮对高门士族的打压,暂时是可以搁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