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是皇权、相权的争斗,延伸发展为外戚、宦官反复斗争。
朝政不稳,更别说治理天下层出不穷的问题。
积弊已久,小病养成大病,大病发展为不治之症。
根由就是权力的分配出现了问题,原来的分配方式过于简陋,已经无法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越来越丰富,争夺权力的势力越来越多,单纯依靠杀戮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汉制必须改进,可怎么改,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田信已经付诸于行动,不论北府开科选士,还是三司、五司,从最初的北府军阶,再到现在的官吏九品十八阶,都在丰富执政机构,扩大职位数量,努力构筑一种均衡,也能自洽运转的官制体系。
具体未来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陆议见诸葛亮似乎还在等待他的回答,就说:“今时今地,虚君实相,三恪督兵,也不失为良策。”
既然朝廷不愿贸然跟进官制改革,那就换一个思路,将皇权囚禁起来。
这一旦囚禁,今后宦官势力会被连根拔起,不可能存在数量过多的宦官,只会存留一定数量负责做苦力的小宦官。
也要断绝寒门士人、有文化战俘沦为宦官的门路,让宦官阶层失去教育机会,只能做一些宫女做不了的苦力工作。
宦官阶层被限制、清除,皇权还能从哪里进行延伸?
陆议说的轻易,诸葛亮依旧不做回应。
虚君实相,多少人臣子的终极梦想?
虚君之后,相权得不到军权支持,那就不是完整的相权;得了军权的支持,又会引发其他问题。
但虚君已经开始执行,不论现在的关羽,还是今后继任执宰的诸葛亮,以及规划中第三代执宰田信,都会将虚君贯彻到底。
可相权呢?
关羽如果强化执宰的权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