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关系根本的华夷之辩。
对四方夷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根本态度,是东汉凉州政策不断变换的因素之一,在抚慰、剿灭之间徘徊,最终被拖累、拖疲,暴毙。
后群雄四起,对待夷狄的态度又决定了河北的局势。
如公孙瓒是坚决的打击派,有他无胡,有胡无他;他杀死怀柔政策的刘虞,也被持怀柔政策的袁绍攻灭。
曹操是能打则打,打服了则怀柔利用。
己方呢?
关羽对夷狄怎么看?
没有轻视、羞辱之意,关羽用不着在荆蛮、五溪蛮面前摆谱,他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荣耀、骄傲心。
蛮夷始终是弱者,东汉以来就东迁的羌部造成了断断续续的麻烦。
北匈奴被窦宪燕然勒功一举荡灭,剩下南匈奴内迁;游牧部族纷纷扰扰内部角逐出了个鲜卑雄主檀石槐,但也暴毙,鲜卑陷入内乱;乌桓虽时有小患,但也始终被幽并边军压制。
南方的蛮夷更是没有什么大的表现,往往所谓的土人叛军十万……也常常被两三万汉军击溃,瓦解。
寒门豪强出身的朱儁更是带着五千乡党子弟兵横扫交州叛军,所以关羽不屑于欺辱蛮夷。
而自己眼中,这些蛮夷是蛮夷么?
当然不是,只是衣服没穿好,没学好说话的汉人罢了。
就现在朝堂内的持政观念里,自己与老岳父是一致的,不管是对吏士的厚恤,还是对士族豪强的打压,又或者是对蛮夷的招抚态度。
可其他人呢?
这种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是不能讲良心,讲道理的。
许多人为表明立场,凡是关羽和自己支持、推动的,这些人就要站出来反对。
这跟良心没关系,跟见识阅历也没关系,纯属林子大了,必须要有这种鸟。
思索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