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拿了李严给的铠甲,他们却很难记李严的好,因为这是违反原则的事情。
可李严做错了?
没有,整个荆州没有铠甲储备,南阳各军撤归南阳参战,必须重新武装。
那解决的办法、源头在哪里?
在田信,田信认可李严的操作,那大家都好,南阳军会感谢李严,感谢田信。
可世上哪有如此完美的事情?
田信若是认可,岂不是等于告诉大家,在符合大义、大局的情况下,别人可以替田信做主,让田信吃亏?
这又回到最初的节点,说简单了,就是田信给不给李严面子的事情。
李严心虚,不觉得自己有这个面子。
可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又必须要拜访田信,要自己把脸送上门去,交给田信来处置。
李严思绪变化颇快,一会儿是想去又不敢去,一会儿又是敢去又不想去。
李丰也衡量这个问题许久,给出自己看法:“父亲,拜访君侯乃是公务。再者,孩儿听说君侯重人而轻物,推崇物尽其用。父亲细心解释,以君侯之贤明,自能体谅父亲。”
“唉……也只好如此了。”
李严长吁短叹,为拜见田信而忧虑,李丰也只能安抚。
这时候亲信来报:“明公,南阳陈孝起奉丞相之命前来。”
“现在何处?”
李严整理仪容询问,陈震是南阳人,印象中在当汶山郡守,怎么被征入丞相府,成了诸葛亮的属官?
不多时,李严在会客厅与陈震相见,陈震一脸的为难:“我有一事非正方不可解。”
李严陪笑也好奇:“究竟何事令孝起兄如此失态?”
“与扈谷亭侯有关。”
陈震协同李严落座,本就有交情,同席而坐,眉目愁苦说:“丞相出成都时,遣我先来荆州。意在沟通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