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麦城决战打的酣畅,以吴军对阵夷兵的一贯优势胜绩,荆南起兵的土夷酋帅绝对会被血洗。
可问题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面前,丧胆的吴军没时间收割夷兵,土夷酋帅已通过军功在荆州站稳脚跟,还多融入新编成的左军。
一流的荆州士人在刘备身边当参赞,或担任益州各处的郡守、县令长;二流的荆州士人、豪强追随刘备入蜀当军吏,现在成长为少壮派将领。
三流的荆州士人留守本土,前有湘水之盟拙劣表现,再加上这次的不堪表现……让诸葛亮真的有些头疼。
如果荆州人在益州当家做主,荆州政务、军务却让土夷出身的酋帅、三流豪强把持……这会炸锅的。
至于怎么处理,诸葛亮一时也没有办法。
可与荆州土夷酋帅牵连很深的田信、马超包括黄权在这个关键时间里犯错误,让解决荆州问题出现一缕隙缝。
左军的指挥结构没问题,唯一问题是夷兵的比例有些高。
特别是田信小小年纪好为人师,固然能加快夷兵汉化,可也让许多生性桀骜的土夷酋帅得以开启智慧,踏上军功升迁的高速通道。
跟着田信,几乎升官是最快的,快的足以打破平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