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久。因为那些沙包大多是用稻草编成的,时间一久稻草就烂了,里面的泥土失去草袋的包裹就很容易坍塌。要让这些棱堡长久存在,还是得夯土包砖。
可夯土包砖的棱堡可就贵了!
而且燕山的山口又多,要不然明朝也不会用修建长城边墙的办法来堵口啊!
另外,赵楷还想用修棱堡、占地盘的方法,把整个燕山山脉都拿下来——燕山面积很大,东西八百余里,南北最宽处近四百里!而且气候比较湿润,植被非常茂盛,其间散布着许多有开发价值的山谷、河谷。
只有当这些山谷、河谷都成为府兵折冲府或是勋贵牧庄的地盘,用夯土包砖的棱堡控制起来,那么燕山山脉才算真正变成了拱卫中原腹心之地的北方藩屏。
除了辽阔的燕山山脉之外,燕山山脉西北的坝上草原也是必须要用折冲府和勋贵牧庄的棱堡控制起来的!
控制坝上草原不仅是为了保护北京路,还可以为大宋朝稳稳占据一大片的养马之地......在“开封草原”养马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啊!
在开封府养个一二十万匹马还行,可真的要上了百万,还是得到坝上草原这种大草原上来养,成本才比较低。
总之,想要把燕云十六州这块失却二百年的宝地重新纳入华夏的怀抱,还要牢牢的加以占据,没个大几千万的投资,那是想都别想的。
而现在,拿到了富得流油的东南宝地,几千万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钱了......不大干快上,更待何时?
而就在顺天朝廷的满朝文武都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上几年基础建设的时候,一张刺着“南帝出、天理兴”也可能是“南帝出、大理兴”的绢帛,被提举南镇抚司的张俊送到了赵楷的案几之上!
今天瑶池殿上的朝议,就在讨论这事儿!
“南帝出,大理兴......段誉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自封南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