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西唐哪儿能和咱们比?他们的百万国族是刚刚才拧在一块儿的。而且大部分人之前都是农人。所以在打下一大块地盘后,李仁礼和曹勉他们就忙着安置国族、建立军府。”
农耕民族的迁徙和生产是没有办法同时进行的,如果他们一直处于迁徙状态中,那生产就基本停止了。一百多万人只流动抢劫而不生产,不成了流寇了?
所以李仁礼和曹勉在打下足够的地盘后,就开始效仿唐制,实行国族均田府兵制了。
斜保又道:“一百二十万国族散在碎叶、龟兹、疏勒、于阗、高昌等五镇地盘上,平均一镇不过二十四万。而五镇地盘又辽阔非常,所以国族一分出去,力量就分散了。”
其实造成西唐力量分散的原因不仅是分散国族、建立军府,还有一个节度使封建——这个不方便评说,所以斜保干脆不提。
而西唐的节度使封建,其实也不是唐制,而更接近西周封建!
所谓的节度使,其实就是诸侯国!
在节度使之下,还有府主(军府之主)和堡主(军堡之主)这两级封建领主,以及位于这套封建体系基层的府兵。
这套封建体系的优点是直接扎根到基层,可以搞夏君夷民——佛教加上儒学的教化能力是不大够用的,也就只有这种夏君夷民的路子能在天方教的地盘上扎根了。
不过话说回来,十字教的“大板牙”当年教化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人民时,靠得其实也是一群野蛮的卡斯蒂利亚骑士去扎根......而且还驱逐了大量的摩尔人和犹太人。
而夏君夷民的缺点则是力量容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对大食国的“塞尔柱幕府”形成致命打击。
完颜斜保笑道:“不过正因为西唐国族分散后无力进取河中,所以李仁礼、曹勉才希望咱们去帮忙......这就是咱们的机会,不容错过啊!”
其实西唐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