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身,但也不会坏于一人。
而且诸军有主,办事儿自然上心尽力。派系倾轧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各派竞争,如果可以能者为尊,也不比宣和之难前咱们大宋的文官党争更糟吧?”
赵楷在魂穿之前,对古代社会的政体也有所了解——从电脑游戏当中了解的!
而来到这个时代,又坐上了这个位子之后,对这方面的理解当然就更深刻了。
在他看来,古代的政体,大体上都是分封和集权的混合......再怎么分封,君主总有直辖的领地需要官员去治理,在直辖领地中,君主的权威往往很大,实际上就是集权的。
否则的话,君主不就变成日本天皇了?
可是日本的幕府将军和大名都有直辖领地啊!要不怎么当将军?当大名?所以藩幕政治下的日本,也仍然存在集权的成分。
而再怎么搞集权,受制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皇帝也不可能依靠官吏去掌握一切!
所以封建的成分,在绝大部分的古代王朝中,都是存在的。只是形式不同,程度不同而已......并不是所有的封建都跟西周、西欧、蒙古一样,搞到封邦建国的程度。
封邦建国的封建,往往伴随着“夏君夷民”,是一种征服者的封建。
而存在于中华大一统王朝内部的封建,往往不会采用邦国的名义,而是以庄园制(控制大量的土地、人口,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土司制、节度使制等形式出现。
将兵役和土地分配挂钩的体制,其实也是一种封建残余......通过授予土地,形成了封建依附关系,同时也让地方拥有了自治和自卫的基础。
赵楷在“重开大宋”的时候所设计的府兵制(和隋唐的府兵制并不完全一样),其实就是一种土地兵役制,就是一种封建残余制度。
如果将来控制的不好,营田诸路也有可能会出现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