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土地只给一匹到三匹绢帛,而且还不能给现货,只能给布票,布票都不能一次给齐,你们没有意见吧?”
哪儿敢有意见?有也不敢和赵楷这个疯官家说啊!
要杀头的!
“没有,没有.......”
“没有意见!”
“官家要草民的田,根本不用给补偿,草民自愿献上!”
“对,对,对,草民不要补偿!”
这是多好的草民啊......赵楷都有点感动了!
“那.......以后不让你们买四个营田路的土地,你们没意见吧?”赵楷接着征求意见。
“没,没有意见。”
“我们又不会种地.......”
“我们买田也是扔在那里随便收几个租,没有用......”
大家都不想买地......有了资本当然得投资12世纪的黑科技项目,哪儿能买地收租?
实际上吧,买地收租的回报率不高。今儿能被赵楷踅摸来的奸商,怎么可能拿了本钱还赚不出个地租?
过去大家之所以要买地收租,是因为怎么干比较省事儿......做买卖多费精力啊?精力都用来做买卖了,圣人之书还怎么读得进去?
在科举制度下,宋朝的商人们讲究以末致富、以本守业。以本守业的办法,就是让子弟去读书上进。
要读书,最后得专心去读,不能一天到晚在商场上泡着,这样很难考得上。
但是现在科举的门关了差不多了,再去买地读书的意义就不大了。
至于那个“杂科”考试,本来就要取“专业人士”,开医馆的考明医,开当铺的考明算,贩羊卖马的考明马,开铁匠铺的考明匠......一点不耽误啊!不懂行的还考不上呢!
当然了,如果赵楷不抑兼并,这帮人还是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