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的第一想法也是这样的,这会儿听苏辂不假思索地讲出来,脸顿时黑了。
张方平对苏辂谆谆教诲:“很多事固然是对自己没好处的,可是对天下对百姓有好处。要是人人都想着对自己没好处,人人都不想去干,谁来为百姓谋福?”
苏辂说道:“我觉得百姓只希望你们别今天一出明天一出,一天到晚胡搞瞎搞。一道你觉得对百姓大有益处的政令颁布下去,先知道它们的是地方官员和依附于他们的豪商富贾,先把它们琢磨明白、能从中得利的也是这些人,最后能有多少好处落到百姓头上就看这些人的良心了。”
张方平静默。
他为官多年,在地方上历练的次数不少,见过的事情也多,苏辂的话并非耸人听闻,而是确有其事。
百姓所求的不过是安稳而已,等闲没有要紧事,他们根本没想过和官府打交道。
对于朝廷颁布的政令,他们也是听听就算了,让服役就服役,让缴税就缴税,别的他们都不太懂。
真正闻风而动的,往往是那些嗅见商机的豪商富贾!
许多打算让利于民的举措,最终还是肥了这些人的钱袋子。
至于政绩考评这种事,评判标准定高了会引得所有人不满,评判标准定低了会形同虚设。要是把标准定错了,底下官员为了凑政绩往下边摊派一堆事,苦的还不是百姓?
张方平说道:“照你这么说,还是拖着好?”
苏辂说道:“老师,不是我瞧轻您,着实是以您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就算拟出一个全面又适用的标准,也没法把它推行开去。”
这一年来苏辂私底下观察过了,他岳父在朝中的盟友少得可怜,他要是真搞了这事,估计可以当靶子被人疯狂扫射了。
看看如今御前得意的韩琦、文彦博、欧阳修、包拯等等,哪个和他交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