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同王家倒戈相向,陷害顾氏于道尽途穷之地。
这一世,若不是顾熙言担忧史敬原有异动,想着顺藤摸瓜抓到陷害顾家的主谋,她才不会强忍着心头的恶心之感,看看那薄情寡义之人一次又一次写来的信件!
顾熙言又饮了一口犀露茶,强迫着不去想那令人作呕,丧尽天良之人。
.........
翌日清晨,金銮殿散了早朝,文武百官从宫中缓缓步出,皆是面笼阴云。
今晨,成安帝听了江南灾害的奏疏,当场震怒。
这位深信佛道的帝王,一向不轻易在臣子面前显露自己的态度立场,如今却是失控地在文武百官面前毫不避讳地袒露一腔怒火。
天子奉命于天,正如《礼记·中庸》中所写——“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多年以来,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把大燕朝布局成了一幅太极八卦图,多方势力互相制掣,彼此牵制,彼此牵动,汇集于王权一身。
但过于工于帝王心计,必定会疏忽黎民之苦。
成安帝的怒火中,更多的是惶恐——他害怕这是上天给出的“君主无德”指示。
故而,成安帝并没有当即追究江南道官员对灾情欺上瞒下的责任,而是当即下令,派户部侍郎领数船皇粮南下赈灾,又命礼部尚书翌日筹备祭天大典,届时文武百官一同需到天坛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除此之外,成安帝还颁布劝诱江南富民参与救灾的诏令,募富民出粟,依照捐粮的数量,赠予各品级无实权的官职。
此三条政令一出,众臣领命,有罪者希望将功抵过,无罪者希望建功立绩,可谓是各怀鬼胎。
.......
出了宫门,马车沿着朱雀大街行了许久,来到一处闹市街坊。
外头人声鼎沸,萧让皱了眉撩开车帘,竟是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