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哥”是仁和县礼房的书办,住得不远,马逢时夫妇为人都很随和,并不看轻他的身分,平时“杨大哥、杨大哥”叫得很亲热。杨书办受宠若惊,也很照应马逢时,每年学台院试发榜,是他最忙的时候,有些土财主家的子弟中了秀才,请客开贺,总希望来几位有功名的贵客,壮壮门面,于是杨书办就会来通知马逢时,穿上官服,去当贺客,酒足饭饱,主人家还有一个红包,最少也有二两银子。一年象这样的机会总有七、八次,在马逢时也算受惠不浅了。
因此,听了马太太的话,愁颜一展,唤他的儿子去请“杨伯伯”。杨书办这夭正好没有应酬,一请就到,动问何事。
“我有个差使,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内人有主意,说要请教杨大哥。”
“喔,马大老爷,”杨书办倒是按规矩来称呼:“是啥差使?”
“查封当铺。”
杨书办一愣,旋即笑道:“恭喜,恭喜!马大老爷,你好过个肥年了。”
此言一出,马逢时的表情,顿时不同,又惊又喜地问:“杨大哥,你这话怎么说?”
“我先请问,是不是查封胡大先生的当铺?”
“是阿!”
“哪一家?”
“公济。”
“嘿!那马大老爷,你这个年过得越发肥了。”
马逢时心里越喜,但也越困感,搔搔头问:“我,我是看得到,吃不下。”
“这话怎么说?”杨书办立即又是省悟的神情,“喔,马大老爷,你是说,不晓得怎么样下手,是不是?”
“不错。”马逢时紧接着说:“要肥大家肥。杨大哥,你是诸葛亮,我是刘先生。”
“不敢,不敢!等我想想,有个朋友,一定帮得上忙。”
“杨大哥,你这位令友,今天找得找不到?你要知道,明天一早就要动手。”
杨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