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清朝的皇帝 > 第四章 世祖(二)

第四章 世祖(二)(10 / 32)

董鄂妃即董小宛。"在昔同伤"者,《影梅庵忆语》中的"亡姬";"于今共悼"者,世祖御制文中的端敬。玉溪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如移用为描写董小宛入宫后冒辟疆的心境,亦未尝不可。

邓石如又说:"词中'日高睡足犹慵起,薄命曾嫌富贵家',明言董鄂妃先入庄邸。"其实此是明言董鄂妃非鄂硕之女;若为鄂硕之女,则原出于富贵之家,何嫌之有?而八旗女子,生为贵妃,殁为皇后,又何得谓之薄命?又说:"云'桃花满地春牢落,万片香魂不可招',明言悼亡。"其实,此是明言董小宛的出身,与"薄命"呼应;但"轻薄桃花",殊非美词。在冒辟疆则拟董小宛为梅花,别当有说,此不赘。

现在再掉回笔来,谈冒辟疆可能北行的蛛丝马迹。容斋七言古中,有"行路难八首存三";周弃子先生说:"凡以'行路难'为题者,意思是所求难达;必有本事在内,故每多不可解。"诚然,如李诗"其五"有句:"夫何一旦成遐弃?今日之真昔日伪。"如不知董小宛曾"死"过一回,即不知此作何语。按:"遐弃":"不是恐君子二三其德而弃我,恐在外有疾病,或罹王法死亡,皆是。"见《诗·会笺》。这两句诗译成白话文便是:"怎么一下子会死了呢?如果此刻是真的死掉了,那么以前说她'长逝',自然是假的啰?"

因此,这"八首存三"的《行路难》,可信其为冒辟疆所作。第一首云:

月明开樽花满堂,蛾眉迭进容仪光。

安歌飞饮欢未剧,揽衣独起思仿佛。

潇湘渺渺秋水长,维山迢递不可望。

我所思兮渺天末,欲往从之限河梁。

行路难、行路难,悲蛇盘,愁鸟道。

丈夫会应抟扶摇,安能踯躅长林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