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任公与刁间 > 第08节

第08节(3 / 6)

因,移迁某地,成为奴虏,则其原来的身分及知识程度,可能高于他的主人。仅从这三类人看,就可知道奴虏中人才实在不少,以及刁间的所以“爱贵”之故。

但是,这些奴虏,如果是在任公那里,则亦碌碌无所表现,唯有在刁间的运用指挥之下,方能发挥其才智。因为刁间与任公虽同为积赀上亿的货殖家,但后者以农为本,经商无非副业,前者则是一个什么生意都做的大企业家。现代有“商战一之说,道尽了商业上的竞争的激烈,当时也是一样,不管是坐以居奇的“贾”,还是买贱卖贵,往来各地以逐利的“商”,总是眼明手快的捷足先得,老实迟钝的吃了别人的亏。而随任公耕作,唯须“力田”,虽有才智,却无用武之地。

刁间是贾也是商,是商也是工。他的事业极大,大致分为三部分:渔业、盐业、贸易。渔业是齐地最早的特产,渔区在东面近海地区的蓬莱一带。捕鱼要纳税,称为“海租”。海租不重,但所捕的鱼,如果不能建立稳固的市场,或者交通上不能配合,发臭腐烂,则渔民的生计无着,而海租亦变了亏负。

因此,渔产的处理,有特殊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为沿海各地所袭用,那就是把渔产加工,使之成为干鱼。

干鱼俗称为鲞。在秦汉之际,怕还没有这个字,当时称作鲪、(鱼邑)、鲍、鲰。

大别而言,干鱼分作两类,一类是利用强烈的日光晒干,就是鲪;一类是加盐腌渍,称为(鱼邑),也就是鲍。至于鲰,据《史记》注:“谓杂小鱼也”。杂者无所不有,小虾、小鱼,混杂不分,所以价格不高。鲪与鲍用秤称,鲰就不妨用量器量,以“石”作计算单位了。

鲪与鲍,自然以鲪为理想。至今马祖的虾皮最好,就是因为它用日光晒干,水分尽去,不腐而味淡,并保存原来的风味,可以任意调人作料。但强烈的日光,不一定能与渔捞的作业配合,所以盐是不可缺少的。渔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