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粉墨春秋汪精卫 > 第04章 其言也哀

第04章 其言也哀(10 / 13)

武力实在有限,只有任援道的”第一方面军”;项致庄改编李明扬旧部,并合并一些杂牌部队,整训的两个”军”。这些部队为日军司令部以”分防”为名,拆散了单摆浮搁,不但缺乏集训的机会,而且大部分为共军所包围。

此外还有三个”警卫师”,第一师留守南京;二三两师,亦是分防各处,待遇微薄,开小差的很多。陈公博经过多次”参谋会议”以后,决定暂时北以陇海路为限;南以钱塘江为限,在这个区域内部署防共的军事措施。首先将江苏、浙江、苏北诸地区的”地方长官”一律换作军人,江苏是任援道,浙江是项致庄,苏北是孙良诚。

就在命令发表的那天,陈公博在南京召集了一个”高级将领会议”,陈公博在报告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以后,慷慨陈词:“日本不和中共妥协,我们也剿共;日本和中共妥协,我们也剿共。我是不惜因为剿共问题和日本翻脸的!”

接着,陈公博提出了部署的计划:第一、孙良诚在河南的部队,带致苏北;第二、项致庄在苏北所训练的3个师,调浙江,因为浙江只有”第一方面军所派的一个师;第三、集中”第一方面军”防守京沪线;第四、上海由周佛海的”税警团”和”保安队”负责;第五、将3个”警卫师”集中南京,由陈公博亲自指挥,清剿茅山的共军和土匪,打破中共的”三山一湖”计划,同时防备共军渡江。

在汪政府中人看,小矶内阁出现,阻遏了少壮军人左倾现象,是件可喜的事;但特派参谋次长柴山到南京,带来东京直接向重庆谋和的5条件,则不免有秋扇捐弃的悲哀。陈公博的下意识中也有这样的情绪;但为理智所掩遮了。因此,当讨论继承”国府主席”人选时,虽然他被认作”责无旁贷”,但却一直说是”佛海比我适当”。因为他有个想法,如果东京跟重庆谈判成功,南京的”国民政府”不如自己先解散;果真到了有此需要的这一天,论公,以非”主席”的地位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