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占领宜昌后,国军虽然立刻进行了一些补救措施,但并未能重新收复。
宜昌已经成为日军楔入鄂西的一颗钉子,如果这颗钉子牢牢的钉在这里,不但从江城到宜昌这段水道的被日军控制手中。
阻断了沦陷区百姓入川的路,同时西南大后方跟华中地区的国军的联系也可能中断。
日军这一战略是打在山城方面的软肋之上。
这给日军西进沿着长江水道入川成了可能,当然,不是说占领了宜昌,山城就守不住了。
但宜昌一丢,日军就将战线往西推进了几百公里,宜昌的军用机场距离山城更近了。
从宜昌的前进机场就更加容易轰炸山城,而且留给山城的预警时间会更短。
当国军无力反攻,日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解决五战区的主力的时候,会战差不多也就停止了。
双方都打没力气了。
日军为了这场会战筹措的物资也用的差不多了,从他们后方运送的补给物资的次数和数量就能判断出来。
他们也打不动了,只能固守现在占领的地方,甚至还有可能会收缩兵力,放弃一些占领的城镇。
国军呢,补给更加困难,往南的渠道都给堵死了,仅凭自己生产和缴获的武器弹药,根本组织不了更大的反击。
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士兵手里的枪炮没了弹药,赤手空拳的怎么打?
还有大量的伤兵缺医少药,汛期也快来了,天气也逐渐炎热,日军也知道汛期在河流中队的鄂西作战,他们的机械化部队有时候还不如两条腿,天时地利都不在自己这边。
这仗打下去,根本不划算。
因为,打下来还的分兵驻守,这些地方还特么的穷,能刮多少油水来?还不够发动一次会战的军费呢。
日军也算账的,他们眼下需要的并不是占了多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