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吃饭,坐在那个位置的人就非常可疑,可通过我们的监视和观察,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罗耀道。
“如果不是外面的人,那就是里面的人了,比如店里的伙计,点餐的时候肯定是要接触的。”
“先把这家面馆的来历调查清楚。”
“好。”
面馆的来历很好调查,基本信息都是公开的,晚上,资料就放到了罗耀的办公桌上,效率算是非常快的了。
“尚之味”的老板姓尚,单名一个真字,大约三年前来的山城,他一个外省人,居然在山城开了一家具有山城特色面食的饭店,还赢得山城的口碑,确实不简单。
这个时间点刚好跟郭明回山城治丧差不多,但具体什么时间就不太好查了。
当时水东门街房子价格并不贵,尚真花钱盘下了现在“尚之味”的门面房,一开始生意也不是很好,后来经过研究,改良,寻师拜访学习,这才有了今天的“尚之味”。
面条做的好吃,一个是面条本身的劲道,还有一个就是汤和酱,面好,如果汤好,酱料实在。
那必然是一碗好面。
和面是技巧的,熬汤更是有秘方的,要做一碗好面,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都是传承下来的。
这可是吃饭的技艺,轻易不传外人的。
尚真一个外省人,就算以前开过面馆,但在山城,老百姓的口味是不一样的,一开始生意做不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是怎么就很快掌握了山城人的口味,还做出了地道了“小面”出来了呢?
这个过程让罗耀感到好奇。
这个家伙难道天生在这方面有这样的天赋不成,还是,他找到了什么秘方或者秘诀之类的?
“这个‘尚之味’有三个月生意很惨淡,几乎没什么人光顾,突然生意就变的好起来了,面条的口感和味道都变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