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或者电影,又或者话剧都行。”
众人皆惊,但似乎又对老袁的执拗很清楚。
纷纷七嘴八舌的帮袁琅解释:“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反思文学的史诗作品,老袁对这部小说很喜欢,平时都带着在看。”
“可能电影跟话剧的容量都不够,电视剧吧,五十集看够不够。”
“我觉得够呛,但这部书够深沉,揭示了我们在半个世纪里面的民族悲欢跟动荡……”
得嘞,赵德柱这文盲光是听这介绍,就觉得这就是艺术人儿们最喜欢的那种阴暗晦涩东西,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也不乐意看的艺术品。
这种东西拍出来多半亏本,歌颂青春洋溢的美好生活不行吗?
非得纠缠在那些苦难的东西上面。
不是说非得把苦难历史忘了,而是这种东西还不是写小说的人编的,就为了装深沉、装艺术,非得讲这些沉重的故事干嘛?
反正在赵德柱这种文盲看来就是这种态度。
他骨子里还是个商人啊。
不赚钱,不能迎合市场,最后还错过了袁琅原本可以另外获得成功的机会。
何必呢?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几个机会。
可他对袁琅又是真的喜欢,更对几个爷们儿使劲帮着袁琅解释的样子感到热心。
只能挠着头:“你说导演这战争片嘛,打得稀里哗啦的市场也能看,成才这都市偶像剧就更不用说,我当时承诺每个人一部戏的时候,也说了,尽量还是要赚钱啊,我是打心眼里不喜欢这种什么反思啊现实的,咱就不能拍个乐呵的么?”
袁琅的性格就跟成才完全不同,似乎被投资方拒绝,他比赵德柱还抱歉,连忙拱手:“啊,对不住对不住,那就不拍了不拍了,只是我打小就有这个念想,回头再说吧,再说吧……”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