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口号: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
同时被采用的另一个口号是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现在,这两句口号成了整个电影界的指导思想。
恰逢八五过去,九五初始;恰逢中国电影翻开一个新篇章,我就主旋律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主旋律,本指音乐概念,引申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要精神。
我个人观点,主旋律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
它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有过许多定义,但谁要说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是没有的……”
赵宝华这种电影师爷很有本事,将主旋律的概念,变成了“弘扬时代精神”。既然是时代精神,那肯定一个时期一个样。
他没做具体定义,或者说没敢。
此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头,泛起涟漪无数。一时间各方电影人纷纷发文,主要针对三个命题:
主旋律是什么?
主旋律包括哪些电影?
主旋律和多样化该如何理解?
不光是保守派,改革派也有一些电影人,毫无惧怕的发声。
“如果主旋律指内容,多样化还是指内容,那本身就很矛盾。所以必定是,内容主旋律,形式多样化。
我们应当纠正对主旋律的狭隘理解,尤其是‘只有革命题材才是主旋律’的论调。
贯彻主旋律要符合艺术规律,我们过去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故事性弱、人物性格弱,过于渲染精神,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创作要素。
反观,好莱坞的主旋律就非常巧妙,把所谓的美国精神融化在故事、人物里。比如《狮子王》,不错,那是一部娱乐片,但它的内核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国主旋律。”
此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