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亮起,开始放映。
姜闻的注意力全在观众反应上,逗乐的地方得乐,激烈的地方得惊呼,且中途无人上厕所,这算看进去了。
当然观众很给面子,看见马小军吹避孕套、撬锁、躺人家床上吃饺子,皆是会心一笑;看见他一板砖拍在敌人脑袋上,也不禁发出惊呼……
片中的故事,并非所有人经历过,重要的是观众能不能接受。
像《致打胎》《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夏有乔木打胎天堂》,青春的故事里,有没有堕胎?肯定有。
电影里也可以表现,关键你整体的内容和感觉,能否让观众认同。
马小军的那些事情,大院外的孩子也不懂。但姜闻把少年的感觉拍出来了,这一点是共通的。
“呵呵,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就没这么勇敢过。
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干扰就有多么大……”
当然了,放到这一段时,底下的议论瞬间达到最高峰。
“啥意思啊?”
“好像说都是假的吧?”
“不不,有真有假。”
“哎哟,看个电影还得动脑子!”
好在一小段很快过去,喜欢思考的思考这个包袱,不喜欢的只当是马小军幻想着打耿玏。
整体并不影响,到最后马小军强暴米兰,俩人在床上翻滚扭打,白色的蚊帐飘飘,仿佛进行着某种仪式。
“……”
下面鸦雀无声,个个兴奋,但终究木有太刺激的镜头,又在心中惋惜。
片尾时,几个成年人坐着豪车,喝着名酒,傻子依旧骑着木头棒子,骂声“傻逼”,看着豪车远去。
不管懂没懂的,都感受到一丝成长的惆怅。
这便是共通点。
“哗哗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