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所用?”毛硕先是微微摇头,复又微微点头。“不过不管如何,确实称得上是高明。”
当然高明,连讹鲁观都点了下头。
格局高,自然不必多言……获鹿那般大胜,别人不知道,这都七八日了,相隔百里的定州如何不知道?在座的三人如何不知道?而当此大胜,那位官家没有好大喜功大举进发,没有屠戮俘虏煊赫威风,反而将事情的重点放在时节所迫的农事上,万事皆以农事为轴来做,确实显得有格局,也分得清主次利害。
除此之外,单说其中手段,其实也是很高明的。
比如说第一道旨意,你一个金国地方官甭管接受不接受,总是可以去做的,而且应该去做,没有任何人会说你安抚百姓、恢复秩序、重视春耕是错的。
但是,偏偏又有了一丝铺垫与心理暗示。
所以第二道旨意,就给了部分本就想投降的人顺水推舟的机会。
而接下来第三道旨意就更有意思了,所谓巡视春耕,当然是指巡视、督导、检查春耕事宜,但既然是巡视,就不免要有评判,既然是评判,就不免有优劣。
别的不提,回到那些金国任命的河北地方官身上,该如何面对那些赵宋官派出来的工作组呢?
首先,要不要打开城门让宋国的工作组进来?
不打开,没问题,那是军队的事情;但打开了,一个最重要的心理门槛是不是就过去了?
接下来,表现的很差劲是一说,这也很正常,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这都是两个国家更替了,平平安安卸任又如何呢?
但如果真给评了个春耕工作优秀,那又是个什么意思?
总不能说我接受赵官家旨意安抚百姓、督促春耕,做的特别好,宋国钦差都说好,结果回头说我是敌国伪臣,一刀砍了吧?
十之八九,便会趁势留任,或者转任。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