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想就近来官家所做摊丁入亩一事论一论,但并非是要阻拦此政,而是想让官家知道臣的心迹,晓得臣当日为何要辞官,而臣也想借此知道官家心里到底是何做想……还请官家允许臣就此说上几句话。”
赵玖再度沉默了一下,方才颔首:“你说。”
“官家,摊丁入亩这种事情,和之前官家重推的青苗贷,以及当日王舒王立的诸般新法一般,在臣眼里都是一回事。”刘大中在上下瞩目之中,立在原地,不慌不忙言道。“那就是法子说的极好,看起来总是好东西,但实际上,一旦使用,却总会遗祸无穷……”
“因为用人不端,因为滑吏骚扰?”赵玖正色相对。“还是说将来总会闹出新问题,使民生陷入新苦处?”
“不错。”刘大中闻言束手相对。“这就是臣一直以来反对官家太急太快的缘故……臣就不说青苗贷和与金人战和了,只说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是有好处,但为了这个好处,官家设置了公阁,收买人心,可臣冒昧一问,这士大夫和形势户跻身公阁,将来若是公阁空置,会不会觉得官家在骗他们?若是公阁有了实权,会不会反过来骚扰地方,尾大不掉?甚至于裹挟地方,成了形势户作威作福的倚仗?而且,公阁之内,若不能公平分权,吏户如何会被收买?而若公平分权,士大夫又如何能忍吏户居于其上?这些问题,短时间内有助于官家分而破之,推行新政,但时间一长反而会滋生新的大难处。”
赵玖沉声不语,却渐渐肃然起来,而吕颐浩、许景衡则各自神色复杂的打量起了这个当日在白马绍兴之变中闻名天下,辞官后却一直沉默无声,甚至连道学关系都渐渐断了的前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实际上可能就是宰执与御史中丞之下实权第一的官职了,而且刘大中之前在位时还一直是赵鼎一党最心腹的一位大员,但他却在白马之变中决然辞官,并沉默至今。如今一朝出言,谁也不能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