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一样发现了传教的诀窍,“帝龘”这个至高神,和中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了他们对外传教的关键,令对方狭义上先相信“帝龘”这个至高神的存在,成为“修士”,如此得到“帝龘”的庇护,今生行善,来世光明等等,中原的泰山,便是修士们的圣地之类,如此种种,中土文化和至高神之类宗教大杂烩。
而且,“帝龘”在人间的化身,便是中原大齐皇帝,是为天子,又使得大齐,更进一步得到了君权天授的正当性。
对卫道士群体的诞生,陆宁倒是猝不及防,想想,可能是怪自己做太多了,经常单枪匹马破城的武德就不必说了,新学带来的启蒙科学观念的冲击,在这些理论指导下齐人重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这些理论得到的验证,可能,自己不被奉为真神都有些不合逻辑。
而当东海百行二十一位大掌柜联名给内府上书,希望资助“卫道士”们海外传道,以此教化蛮夷,提高齐人在海外地位,使得齐人在海外一些冲突中能获得更高道德的话语权,并分解、对抗一些海外以教团结合在一起的顽固势力等等。
对此,陆宁采取了默许的态度,静观其变,历史的车轮,在自己的影响下也自然形成了另一种惯性,到底结果如何,只能用时间来证明,自己强行阻挠的话,其实可能是在犯第二个错误。
只是,“卫道士”这个名字,陆宁第一次听到觉得有些怪异,后来才想起,后世这个词汇被赋予的贬义色彩,不过,这个念头也就一闪而逝,毕竟现今是现今,后世是后世。
来尾张的,有三名卫道士,都是男子,在上使馆帮助下,买下一处房屋作为教观,供奉上天帝帝龘神像,又在教观中设了广济院,做善事施舍穷苦人等等,以此发展信徒。
不过,从本质上,天帝道还是一种大杂烩的多神教,宣扬中原文化善恶观念而已,并没有一神教的那种攻击性,但是,显然卫道士中不乏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