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得当,迁升为京兆尹。
随之,圣天子确定五京制度,北京、南京、西京、商京,四京尹为正三品,其余府尹,仍为从三品。
汴京京兆尹,为从二品,和各道巡抚相当。
又因为京兆尹管理京城及京幾直隶地区,是以,为地方官吏之首,得以入内阁通政院。
当然,杨昭坐在了最后面的位置,脸上不动声色,心内的感慨,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得以进入本朝真正的权力核心,又如何会不激动?
当年和东海公相识时,自不会想到会有今日。
众内阁大臣,都不知道圣天子为什么会带皇后来听政。
便是永宁自己也不知道,被陆宁催得紧,匆匆而来,现今,自然也不会在殿内露出异样神色或出声询问。
当陆宁说出,自己要去延安府,以后自己不在京城时,便由皇后垂帘监国。
众内阁通政,都有些吃惊,永宁更是震惊的看向陆宁。
其实,和永宁聊起,十年八年后,如果自己还没有子嗣,便立南平为储君时,陆宁便有了以后自己不在京城,由永宁监国的想法。
现今,本朝发展的大框架已经确定,中枢各司其职,永宁,只是个监督的作用罢了,有必须需要自己决定又极为紧急的事务,永宁当能明白自己心意该如何做。
现今已经不是创业之初,重臣集团各种利益阶层渐渐成型,自己若还是长期不在京城,难保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何况,如果自己不在京城永宁垂帘监国的制度如果能稳定实行下来,自己以后便是真立皇女为储君,那带来的冲击也会小许多。
看了永宁一眼,见永宁已经面色如常,陆宁微微颔首,她自然不能再这等情形下,推辞之类的。
自己便是懒得劝说她,才直接霸王硬上弓,令木成舟。
众内阁大臣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