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他回到宋朝已经整整七年。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
但是,全国的地方最高行政掌管,在靖康七年最后一个月,都来到了东京城。
百官在朝堂上汇报了今年各自的情况。
三十一岁的赵桓,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经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尤其是两撇剑眉微微蹙起来,更给人一种如泰山般的压迫感。
听各地的汇报,朝廷诸公又在朝堂上公开扔出问题来讨论,足足半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在争论,在妥协。
看见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官员,皇帝心中颇为欣慰。
问题从来都是在争论中才能解决的,那些整天只知道自保,一句话不说的老油条,赵桓是最痛恨的。
朕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请你来,就是让你杵在朝堂上一句不吭的么?
这一年的大宋,提前了皇帝前年对徐处仁下达的五年公路计划。
全国的公路系统铺设得非常顺利,尤其是蒸汽机出现后,水泥的制造速度翻了好几倍,水泥的生产量跟上来了,铺设道路的速度大大增加了。
现在不仅仅是东京城到四大副都的公路全部竣工,江陵府到东京城,应天府到东京城,大名府到东京城,甚至青州到东京城,还有郑州、洛阳到东京城的公路,基本上打通了。
因为基建大规模地铺开,商贸的效率飞速提升,商贸的发展出现一个小的飞跃,赵鼎汇报的靖康七年的交子印刷量,是去年的六倍。
而周朝呈递上来的,今年的商税,是去年的三倍。
整个大宋,在靖康七年,出现了一次飞跃!
有人说,也许是靖康六年,大宋遭遇的灾难太多,苦尽甘来了。
不仅仅皇帝北伐草原凯旋,国内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就说京东路,前年遭遇了黄河水灾,在靖康七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