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防堵的记名知府不高兴,反而朝着成都方向拱手道:“李先生,黄大人或许没听说过秀峰,秀峰对黄大人却是仰慕已久。长毛攻占江宁时,黄大人召集兵勇进入江苏、安徽境内,驻守关隘要道,堵截长毛进入浙江。
后来刘丽川等天地会余孽犯上作乱,占据上海,切断海运,黄大人又奏请改在江苏浏河受兑,使漕粮得意顺利北运。再后来江南大营粮饷不敷,黄大人又致书向帅,提议江、浙、赣三省按月定额接济,解了向帅的燃眉之急。”
李阳谷没想到韩秀峰竟知道制台大人的这么多事,正准备客套一番,韩秀峰接着道:“其实秀峰正在做的,跟黄大人在浙江巡抚任上做得那些准备差不多。如果一味地防堵,只会防不胜防,所以早在一个月前就已请在籍丁忧的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前山西垣曲知县伍奎祥率一千勇壮进入贵州,驻守黔北门户松坎。并请在籍丁忧盐运司经历潘长生率五百勇壮驻守虹关和酒店垭。南北纵深三十五里,并有虹关等天险,同时在沿途各隘口都有专人盘查过往行人。”
李阳谷回想了下来前看过的舆图,赫然发现眼前这位年轻的记名知府在排兵布阵上还是可圈可点的,禁不住笑问道:“既然已经派一千五百多勇壮驻守松坎和虹关等地,韩老爷为何又要命营里的这些勇壮明日去换防?”
“李先生有所不知……”韩秀峰将这一个月所做的事简单介绍了一番,又笑道:“派勇壮驻守松坎,原本只是考虑到粮饷由水路转运比由陆路转运容易一些,没曾想黄大人竟打算撤回派驻在贵州境内的各粮台,今后协济贵州的粮饷都直接由水路转运至松坎,在松坎与贵州官员办理交接。”
“这有何不妥?”
“李先生误会了,秀峰以为这没有任何不妥,事实上把粮饷交给贵州官员,让他们自个儿转运、自个儿去分,能省很多麻烦。至少将来要是因剿贼不力被朝廷究办,他们也不好以粮饷不敷而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