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帝的仪仗,在登州港终于接上了太上皇赵佶。
赵桓乘坐玉辇,亲自迎接到了登州,离着赵佶的玉辇还离着几十步远,就遥遥地拜倒在地,欢迎太上皇的归来。
在他的身后,是以赵楷为首的皇族子弟,再后一些,便是以张叔夜为首的一众老臣了。
赵佶抬眼望去,虽然也看到了几张熟悉的脸,但大多数的脸,他已经认不清了。也是,大宋在他手中都差点完了,如今算是破茧重生的,他有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也极为正常的。
“我儿起来吧,这几年,你们都辛苦了,”赵佶摆了摆手,沉重地说道。
作为一介亡国之君,他其实是不想这样张扬的,他能悄无声息的回到国内,安然度过自己的晚年就好。这样大张旗鼓的宣告他的归来,这是让世人指着他的脊梁骨骂:’瞧,那个亡国之君‘么。
可他也明白,这也是赵桓这个儿子的本份,若是他的礼仪太简陋的话,世人一定会指责他不忠不孝的。
赵桓领着群臣再次拜谢之后,缓缓的起身,迎了过来。
“好了,我儿这些年,不容易了,瞧你头上,都有白发了,”赵佶唏嘘道,“有什么话,咱们回京再说吧,你都是当皇帝的人了,就不要学着小女儿态,哭哭啼啼了。”
也不知道赵桓是真哭还是假哭,总之,赵桓这次是掉下了眼泪了,这让赵佶也禁不住有些动容了,鼻子里也酸酸的。
还能活着再见到自己的儿子,虽然老赵家折损了不少的子女,可至少还有四个儿子活着,他也感到欣慰了。
“孩儿见过爹,孩儿以为再也见不到爹了,”赵枢失态地奔过来,跪在赵佶面前道。
“枢儿,苦了你了,”赵佶摇摇头,“都过去了,从此以后,咱们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永远在一起,再也不要怕那些胡虏了。”
对于赵枢这个儿子,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