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司锋也没有想到,他很快就能见到潘金莲了。这些自是后话。
送走了伤员之后,杨司锋一边整顿着俘虏,一边等着呼延庆率船队前来把这些俘虏们带走,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了之后,杨司锋可不想再派人员押运俘虏了。
再说了,他们的人手本来就不够,三万的战兵,经过这两次大战,以及每天都有的小仗,已经死伤了三千多个人了,不给他们补充兵力的话,杨司锋反正是不想再前进一步了。
就守着这道关墙,哪怕没有把刘豫给抓住,把伪齐给灭了,杨司锋自觉也能对朝廷对赵桓有个交待了。他又不是说不打了,他这么累了,想歇歇还不行么。
一边等待着朝廷的补给送上来,一边忙着整理关防。杨司锋还去了印象中的山海关看了下,那里现在还只是一道山隘而己,若是修建关隘的话,目前看来,还是榆关这里好。
然而,作为一名宋人,面对长城,和站在长城之上,那种心情又是不一样的,有了这道城墙,不只是将士们,连杨司锋自己也会觉得心安了许多。
两万七千不到的战兵,一万名辅兵,现在,在他们的背后可是几十个县的地盘,都需要他们慢慢的消化,杨司锋也确实有理由推脱不前。
赵桓恨不得让金国早点把他爹给砍了,杨司锋可不想让自己的老丈人面临险境,虽然赵佶可能是个昏君,但他对杨司锋还真的算不错,做人可不能不讲良心。
不过,随着杨司锋的势如破竹,顺利的收复了几十个州县,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正在朝廷里每天看报喝茶的闲官们了,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的空位置出来,又没有那么多的官员来任职,他们这会都好歹能捞上一个实差了。
不过,杨司锋还是坚决的要求,一定要让他的那帮同僚个为辅,其它官员们只能配合与服从他的同僚们,他可不想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好不容易得到的民心,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