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虽然是他们自己双手建的,所用的树木也是他们自己亲自砍的,然而,一个两间的小套房,他们每个月仍要付上100文钱的租金。
虽然这房子官府似乎没有付出任何投入,全部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建成的,但只付出100文钱就能住上这么整齐划一的房子,他们觉得很满意,没有任何的怨言。
因为,如果他们租住在别的地方的话,最少需要两三倍的价钱。而依靠他们单门独户的,也不可能独自建起这么好的房子出来,所以,他们流落在外的时候,经常是住在四处透风的窝棚内。
其实这房间真的不能算好,为了尽快的安置大家,这些房子全部都是用粘土夯就而成的,连窗子都小得可怜,哪怕大白天进屋,屋里面也黑漆漆的,然而,大家仍是十分的满意。
更妙的是,如果他们租住这些房子十年以上,在梁山缴纳税收十年以上,这房子就是他们的了——这一点都不稀奇,杨司锋只是希望他们在梁山扎下根来,有了自己的房间后,让他们不再四处流浪罢了。
说实在话,大宋对百姓们的外出的管理确实太奔放了,无论是明朝的路引还是更晚一点的暂居证制度,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个笑话,所以,老百姓们只要想,他们就能背起行李带着一家人流落到任何他们认为好呆的地方去。
然而,无论是种地还是进作坊,太大的流动性肯定是不好的。所以,让他们扎根下来,成长成为梁山的第一批产业工人,或者不给其它的地方添乱,杨司锋觉得,官府的这种作法是正确的。
而且,官府除了规划了一些本来就是空置的土地,确实也什么没有付出啊,一个月收人家100文,他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还要人家怎么样?
当然,杨司锋自己也不确定,这些村堡的未来发展会怎么样,因为现在的房子也太过简陋了,太过粗糙了。所以,未来的某段时间内,一定会进行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