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汴京城里在发生着润物无声的变化。
大宋境内,大大小小许多的城市,只要是消息还算灵通的地方,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文化。
来自齐东的歌曲,开始在江南、在燕云、在荆湖传唱。
杨司锋冲动之下写下的那些篇,也传到了许多的地方,甚至连原来辽国的都城都有所耳闻。
而由张督夜曙名的《论优生优育》甚至经由朝廷的渠道,发到了每个州县,而将其中的内容向境内的百姓们解读,俨然成了赵佶对治下各个知县知州们的政令要求。也算是为了回应女婿的要求,赵佶所做的不多的政令之一。
当然,杨司锋如此的吸晴,自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快,尤其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不免以最坏的心思去揣测他。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吃软饭的货么,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他当初在汴京城里做过的那些坏事?”
“那厮就是运气好罢了,还不知道哪里抄来的诗呢,不学无术的也居然想装文人?”
“可笑,他那样子也想考科举?简直笑掉大牙了,他要是能考上举人了,我把我的姓字倒过来姓。”
可就有人笑了:“你本来就姓王的,你的王字倒过来反过来写,不都是一样的么?”
“你就子是不是受了他的好处,专门替他说好话。”姓王的某纨绔恼羞成怒地说。
“什么好话坏话的,你这样子负能量满满,就不能阳光一点么,就算是好运气,你去哪里也抄几首这样的诗作出来?知不知道楼里的姑娘为什么如今不待见你了么?你一开口就是说人家的坏话,姑娘们要是喜欢你那才真的是怪了。”
“不要和老子说那群嫌贫爱富的女人。”王姓纨绔马上就要暴走的样子了。
“我还真忍不住要多说一句,”那人冷笑说,“论贫富?汴京城里有钱的,根本排不上杨家的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