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方外:消失的八门 > 133、千里之行

133、千里之行(4 / 7)

那种夜间活动的白翼龙。

这里的黑夜是如此深沉,想必很多动物也是躲在洞穴中,所以宿营地最好还是选择在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地方,以避开未知的危险。还好总能找到这样的地方,这不得不说是幸运。

夜间宿营的时候,丁齐于定坐中也曾与这些山岩下的石窟“沟通”。山洞又不会说话,怎么能与人交流呢?这用语言不太好解释,就是一种感觉。

比如说册门入微术,想入门就要将手中的东西看成是活的。而修炼方外秘法,便讲究与天地共情,哪怕不用“心灵感应”这个词,这也是种心理现象。

当方外秘法修为到达兴神境,这种感觉更是明显。感受天地的意志,首先要感受周围环境的气息,山洞不会说话,但感觉中仿佛却能告诉你什么。

这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丁齐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很久之前。如果当年真有五万太平军进入了琴高台,那么也会散落在这个方外世界中不同的地方,恐怕到处都有。在这样的环境下,首要的生存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宿营地,并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但天然的宿营地哪有那么好找的,成建制的军民可以快速集结,然后根据地势自己建造一些适合临时宿营的地方,比如在山坡的岩层下挖出一个个这样的空间来。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平原或村庄?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村庄啊,山中的人也不知平原在何处。

今天在高坡上看见的田地和村庄,应该是那些太平军残部走出崇山峻岭之后对环境进行改造的结果。而在他们来之前,平原上应该也是原始丛林吧。

像四不像这种擅于奔跑的大型食草动物,其实平原上更适合它们生存,如今却只能在深山里见到,还不是因为适合开垦与居住的平原都让人类给占据了。丁齐坐在石龛中与石壁共情,可能是一种感应也可能是一种猜测,他认为山中这些宿营地就是前人留下的。

丁齐正在闭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