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话,随后回去。
唐旭呆坐在那里,猛地举杯干了。
“哈哈哈哈!”
张氏进来,跪坐在对面,“夫君,武阳侯这是……”
唐旭放下酒杯,眼中多了回忆之色,“当初他被关押在百骑,说是扫把星,请了高僧来镇压他,那一次你没见到,连法师都来了。”
“玄奘法师?”
在长安,能被称为法师的也就是玄奘。
唐旭点头,“这是必死之局,可他却寻到了生路,随后救了自己。在百骑那几年,这小子主意多的让你头皮发麻,不时弄些事让我头痛。”
张氏发现夫君的语气中带着欣慰。
“后来我去了漠南,他执掌百骑。此次归来,我被人打压,他按理不必为我树敌……”唐旭笑道:“官场行事,自保第一。”
张氏点头,“那些人知晓潘进关在弄你,所以都袖手旁观。”
“可小贾却为了我……这是功劳,他却不动声色的丢给了我。”
第二日,唐旭就上了奏疏。
普通人你想上奏疏也得看看自己的资格,但唐旭是皇帝的前心腹,所以奏疏依旧按照程序在走。
“唐旭的奏疏?”
朝中议事的间歇,中书令来济禀告了此事。
他的神色有些古怪,“是。”
“何事?”
大唐之大,每日的事儿千头万绪,作为帝王他需要抓住要点,而不是事必躬亲。
“唐旭建言……”来济看了李勣一眼,“长安诸卫的将士来自于各处折冲府,每年数次轮番戍守。可如今诸卫杀敌的本事远不及先帝时……”
这是……
这是对军方的制度提出了质疑。
在场的李勣堪称是军方元老,难怪来济刚才要看他一眼。
李治微微皱眉,“诸卫……如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