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把他们贪了几个月的钱,全搭进去了。
因此,这三个主官现在是日日夜夜的盼着秦铭赶紧离开啊。
偏偏,秦铭就是不走。
他还要等几天,再过几天,粮食正好吃完,户部正好又要拨粮款下来。
而这个时候,秦铭就要看看,这个粮款,到底有什么猫腻儿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秦铭偶尔就去几个县看看,逼的几个县令继续给灾民吃好喝好。
等到月底,几个县的粮仓和漠州府的粮仓都吃完了。
这下几个县令和知府说欲哭无泪,这钱算是搭进去了。
于是,他们就计划着新的一月,在拨下来的粮款里多贪一点,给他赚回来。
可是秦铭不走,他们怎么贪啊?
这让李知府很头疼。
十一月一号,上面的粮款,拨下来了,由专门的护卫运送粮款到了府衙。
李知府收到后,就让人把粮款送到府衙的账房。
而这个时候,秦铭来了。
他看了看运送过来的粮款,对李知府说:“知府大人也不清点一下银两是不是够的?”
李知府心想,清点个毛啊,送到他手上的肯定不够了啊,上面的不知道贪了多少了。
但他不敢这么说,只说:“本官相信不会出错的。”
“还是清点一下吧,本官还要在这里呆呢,如果银子不够,那接下来漠州和几个县的灾民粮食,谁掏钱啊?”秦铭说道。
李知府脸色难看,他岂能不知道?
上面的大佬们贪污了,银两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粮食也买不了多少。何况,他李知府和下面的县令们,还想再贪一些呢。
可是,秦铭继续留下来的话,他们不仅没法贪,还得想办法补足赈灾银两才行。
然而,他们现在哪里还有钱?上个月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