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初六也就放心了。
自当今天子即位之后,赵元俨屡加封赏。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京兆尹,雍州、凤翔牧、行荆州、扬州牧、淮南节度大使,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又赐剑履上殿,又赐入朝不趋。
以赵元俨的身份,这才是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子召他入京,本意让他坐镇汴京,以制天下兵马,可也不仅仅如此。有八贤王之称的赵元俨,只要坐在这里,哪怕一句话不说,大家也隐隐觉得有了主心骨。
这次侍郎推选,不知为何,总感觉气氛不对。王曾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可今日却满脸皆是愤慨,只见他手中一叠各部推举、推荐上来的人选折子,可在他桌上还摆着另外一叠折子,则是弹劾这些推举上来人的折子。
王曾看着底下的众人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朝廷百官唯有和睦相处,方能治国平天下。现推举侍郎,这几天将人选出来,还未公推,这弹劾的奏折就紧接着来了。要是一心秉公,为何早不弹劾,晚不弹劾,非要这个时候?”
“陛下数番教导,言朝廷之上,党争乃是大忌。德才兼备者上,德才不备者下,结党营私,而谋己位置事,且不可为。天理昭昭,诸位试看德不配位之人,都是什么下场。罢了,本相也不多说了,不知八王爷与李相,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赵元俨与李迪皆是摇了摇头,王曾便开口:“那便开始公推吧,鲁大人,你将这几封弹劾的奏疏,念给大家听一下。不管是不是挑在这个时候才弹劾,但朝中选材,也必须德才兼备。”
鲁宗道拿起一份奏疏,道:“这是弹劾太常寺卿邱全波,官商勾结,与民争利,夺百姓田舍,纵子弟为祸乡里!邱全波何在?汝可有证据自证清白?”
只见邱全波在底下拱手道:“下官冤枉,此俱为不实之词,望鲁大人明察秋毫!”
鲁宗道拈须道:“两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