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给别的人?真拿爷当好人了吗?但眼下别人是来求人的,还得看看他能拿出什么条件来了。
陈初六靠在椅背上,淡淡地道:“你这话倒是心里话,只不过翰林学士院的报纸,乃是偏重科举文教,又注重博广。你说你懂得刑狱,却又说自己没天分,这……尚大人乃是王君贶一榜的进士,你列第几名?”
“下官惭愧,堪堪上榜,二百六十四名。”
“哦……”陈初六的脸色,更显得有些瞧不起人了,淡淡地道:“尚老弟,你要是想在报上扬名立万,何不去御史台办的至公社论?一篇社论洋洋洒洒,可尽显尚老弟的才气。春秋日报也不错,听说地方州县,要得很多,每次印都印不够。”
“唉,下官想过了。凭借下官的本事,若是做社论,远远不足。若是写那些教化百姓的,须用白话,下官不习惯。”尚概低着脑袋道:“还望陈学士看在家父的面子上,让下官到翰林学士院办报。”
“令尊?”陈初六心中冷笑,这小子将底牌亮出来了,问道:“本官为何令尊情面,何况这是公事,岂可私相授受?”
“眼下吏部缺任,必有人补缺。家父现在官居大理寺卿,可以帮陈学士运作一番,让陈学士升有实权的侍郎。”尚概笑着道:“陈学士比下官要清楚,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侍郎三者都是侍郎,可差距却比天地人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侍郎一职,牵扯利益甚广。需要百官之中利益协调,再由百官与天子之间均衡利益。但百官之中,也不少人人都有本事干预此事。按照循例,能提议侍郎级别人选的,只有那么十四五人。大理寺卿,正是其中之一。
陈初六想要升侍郎,就得和这十四五人进行利益交换。可现在他还没去找人,别人已是找上了他。这其实也说明,别人看好了他,想做这个顺水人情。要是不答应,尚概的爹可能也阻止不住陈初六,但绝对会恶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