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币争议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币争议(3 / 3)

钱获利。民间的良币被收走了,剩下的都是劣币,百姓就没有钱来做买卖,不便于流通而已。”

“臣略施小计,便能解决此事。”张茂直继续道:“重新融化、铸造,不论是铜器还是铜钱,都是需要成本的,这个叫做火耗。朝廷大规模铸造,火耗可以压制最低,民间则是不能,故而火耗较大。”

“臣以为只要多加的铜,价值小于民间炼化重铸的火耗成本,那民间收购铜钱,便是赔本买卖,没人会做。即便是有,也只是一些大户人家,不计成本收铜铸器,这对天下百姓而言,影响甚小。与陛下的威仪想比,这点影响又算的了什么呢?”

“哦?若是这样,张爱卿就做的不错,是鲁宗道多虑了。”赵祯问道:“但略微加了一点铜,就能比旧币光亮这么多?张爱卿可能保证,这钱多添的铜币重铸的成本小?”

“臣可以保证!”张茂直拱手道。

陈初六在底下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张茂直这话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哪怕是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旧币,一枚铜钱中金属的价值,也要略高于钱币的面值的。暗地里有人专门收良币,铸造劣币获利,这早已是都知道的事情。

此外,张茂直讲朝廷铸造钱币的成本小,民间融化重铸的火耗成本大,这也完全不对。朝廷铸造钱币的确是大规模的,但却要炼铜、刻模,有诸多繁琐的细节,其中的火耗损失,根本不是规模能抵冲的。而民间融化重铸,成本就小得多了。

张茂直这几句话,偏偏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赵祯还是可以,但在场其余这些从地方州县爬上来的人,却是难了。

陈初六环顾一周,却见大家都低着脑袋不说话,张了张嘴,也是低着脑袋不语。赵祯见大家都无异议,便对旁边的太监道:“传鲁宗道入宫。”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